1. 首页 > 工作计划

高三班主任备考冲刺计划:复习安排到心理疏导的全面方案

春天的教室里,粉笔灰与晨光一同漂浮。倒计时牌翻过一页,数字便像融化的雪糕般不可挽回地少去一天。此刻的我们,既是赶路人,也是摆渡人。

复习进度如同拼图,零散的知识点需要被镶嵌进学科框架里。晨读时分的古诗文默写,午后限时训练的理综选择题,晚自习的英语完形填空——时间被切割成棱角分明的色块,但拼图的缝隙里,是否藏着学生颤抖的笔尖?每周三的错题复盘会上,那些用红笔圈出的数字不只是分数,更是思维的迷宫出口。我们带着放大镜找漏洞,可曾想过,有些漏洞其实长在心上?

走廊尽头的办公室亮着不合时宜的灯。小林的数学卷子铺在桌上,导数题第三问的空白处画着歪扭的哭脸。"老师,我明明刷完了五本题库……"他的声音像被揉皱的草稿纸。这时候的讲题,该用公式还是用故事?书架上那本《认知心理学》突然变得比教参还重要。

模拟考排行榜像一把钝刀。前十名的座位永远滚烫,后十名的影子却渐渐缩进墙缝。班会课上,我举起装满水的玻璃杯:"你们猜,是压力让它裂开,还是它本来就有裂缝?"粉笔在黑板上画出正弦曲线——低谷后的攀升,难道不是宇宙最基础的法则?

黄昏的操场总在发生奇迹。跑第三圈时,沉默的体育委员突然喊出"我能行";单杠下,文静的课代表第一次完成引体向上。这些瞬间让我确信,备考从来不只是脑力的角逐。当我们在周记本里发现"失眠""头痛"的字样时,是否也该在课程表上为"发呆十分钟"留出位置?

最后一次班会上,我想发给他们每人一颗种子。"现在埋进土里,六月会不会太迟?"总有学生这样问。可你看窗外那棵老槐树,它哪片叶子是为春天准备的?

(全文共498字)